山狐(学名:Lycalopex culpaeus):体长44.5-92.5厘米,体重3.4-4千克。是南美洲国内内体型第二大的犬科动物,仅次于鬃狼。外表非常像赤狐,毛呈灰及红色,下巴白色,脚红色,背上有一斑纹。尾长。毛色因季节和分布区域不同而有所变异。在安地斯山脉以西最为常见,栖息在开放辽阔的区域及落叶林。主要吃啮齿目、兔、鸟类及蜥蝪,有时也会吃植物及腐尸。分布于阿根廷、玻利维亚、智利、厄瓜多尔和秘鲁。
宠物的形态特点
山狐体长44.5-92.5厘米,体重3.4-4千克。是南美洲国内内体型第二大的犬科动物,仅次于鬃狼。外表非常像赤狐,毛呈灰及红色,下巴白色,脚红色,背上有一斑纹。尾长。毛色因季节和分布区域不同而有所变异,夏天略浅,冬天略深。生活在北部区域的毛色较淡。下巴和腹部是白色至浅黄褐色。耳朵、脖子、腿、体侧面和头顶部是黄褐色或红褐色。围绕尾部的毛发一般更黑暗,有时是暗灰色。尾巴浓密灰色,尖端具黑色。在冬天,皮毛变得更长和更密集。 [2]体形纤长。吻尖而长,鼻骨细长,额骨前部平缓,中间有一狭沟,耳较大,高而尖,直立。四肢较短,尾较长,略超越体长之半。尾形粗大,覆毛长而蓬松,躯体覆有长的针毛,冬毛具丰盛的底绒。耳背之上半部黑色,与头部毛色明显不同,尾梢白色。足掌长有浓密短毛;具尾腺,能施放奇特臭味,称“狐臊”;乳头4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