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咪作为人类驯化时间最早的宠物之一,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。
关于猫咪的种种传言和故事更是数不胜数,其中一些甚至成为了流传甚远的谣言。
今天这篇,大家就来一一揭开这类关于养猫的传言的真相,看看什么是真,什么是假。
传言1、
怀孕养猫会致使胎儿畸形
这个话题的流传主如果因为猫咪可能存在一些人畜共患病,以弓形虫感染为首。
这致使不少人谈弓形虫色变,把猫咪当成是致使孕妇流产和胎儿畸形的罪魁祸首。
事实上,想被猫传染弓形虫条件很苛刻,需要同时满足:
-猫初次感染了弓形虫且弓形虫正在排卵期(由于猫假如过去感染过弓形虫,第三感染时一般不会很多排出虫卵);
-含虫卵的便便放置1~5天以上不扔,已经形成了形成了孢子(虫卵在形成孢子之前没感染力);
-猫在1~2周内排出含有虫卵的粪便(猫感染弓形虫超越3周一般不再排出虫卵)
所以,人被猫传染的几率是非常小的,对于备孕和孕期的父母,有以下建议:
-可以提前给人和猫做弓形虫测试。
-尽可能防止处置猫便便、猫砂。
-猫完全养在室内。
-不接触流浪猫。
-不养新猫。
-做好按期驱虫和疫苗。
传言2、
猫眼中的世界是黑白的
非也非也,猫看到的世界只不过色彩不如人眼所见丰富,准确来讲,猫是红绿色盲。
为了更直观体现猫的视角,外国艺术家Nickolay Lamm做了一系列对比图。
咱们可以看其中两组(每组照片上面一张是人的视角,下面一张是猫的视角)。
△红色和绿色在猫眼中是差别不大的黄色
传言3、
猫毛会吸进肺里
那你也太小看精密的人体结构了!
第一,鼻腔前部有鼻毛,直径大于10m的所有异物都会被过滤掉。
气管和支气管,黏膜上的纤毛不停摆动,可以推进2~10m的异物向咽部挨近然后咳出,而猫毛的直径在30m左右,所以只靠鼻子就能防御,会被吸进肺里自然是无稽之谈。
传言4、
夏季猫会热,所以要剃毛降温。
达咩!
猫的被毛可以保暖也可以隔热,除非是有皮肤病或外伤等建议剃毛的状况,其他时候都不主张尝试给猫剃毛。
△错误示范
猫失去被毛的保护,容易损伤皮肤屏障、产生应激,而且有时剃毛容易长毛难。
传言5、
绝育后的猫咪更容易发福
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,绝育增加长胖的几率。
由于犬猫绝育后某些激素(雌二醇和睾酮)消失,某些激素(瘦素和胰岛素)发生变化,这类改变使得新陈代谢减慢,食欲增加。
但也不可以把长胖的锅全甩到绝育头上,合理饮食才能防止猫主子发福。
只须控制好猫的饮食习惯,也可以防止猫咪绝育后发福问题出现。
传言6、
猫咪不外出,无需驱虫、免疫。
即使长期不外出的猫,也会通过媒介和外面联系,譬如人、快递、买回的东西等。
这类媒介大概带回各种寄生虫、细菌、病毒,重灾区就在鞋和衣物上,猫咪去舔、蹭是大概接触到传染源的。
除此之外,盆栽的土壤里也会存在寄生虫卵。
传言7、
猫不可以喝矿泉水,或许会得结石。
错!
尿结石主要和矿物质中的钙、镁有关,而矿泉水和猫粮中钙、镁的含量不在一个数目级,通过喝水摄入的钙和镁几乎能忽视不计。
所以~矿泉水放心喝吧,但自来水和硬水不主张喝噢。
传言8、
猫有九条命,高空坠落都没事?
并非!
猫咪有翻正反射(Cat Righting Reflex),从高处落下时不借用外力就能四脚着地,因此比较善于应对高处坠落,也有了九条命的故事。
猫的翻正反射
可事实是,从一楼的窗户坠落也会受伤。近年猫咪坠楼的案例不少,轻则皮肉伤,重则骨折、内脏破裂,甚至丧命。
避免风险的非常重要方法就是,封窗!
传言9、
猫需要频繁洗澡,要不太脏了!
是不是洗澡,要视状况而定。
一般,身体健康、不外出、家庭环境干净的猫不太需要洗澡,猫我们的清洗力度已经足够。
建议洗澡:
由于肥胖/骨关节炎/疾病/衰老而自洁能力降低的猫、长毛猫、患皮肤病需要药浴的猫、常常外出的猫。
不主张洗澡:
幼猫、疫苗没打全的猫、刚打完疫苗的猫、刚到家的新猫与体外驱虫后一周内的猫。